恩施州來鳳縣地標產品鳳頭姜的姜瘟病被治好,種植面積從不到1萬畝逐漸恢復到5萬畝;大興安嶺的樹林里,松樹被噴上蘇云金桿菌,再也不用擔心松毛蟲……農業土壤的改良,污染水體的治理,作物病蟲害的防治,這一個個鮮活的案例,都離不開武漢這家生產生物農藥、功能菌、生物特肥的公司——康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它不僅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中國生物農藥行業標準的主要制定者,是國家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唯一共建單位。近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這家“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的中國農業微生物技術領軍企業,在這一生物肥料、農藥的研
2022-10-09《院士引領十大高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5年)》《關于加快推進全市種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關于加快推動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推動創新創業創造高質量發展建設全球影響力創新創業中心十條措施的通知》《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專項政策(征求意見稿)》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位于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作為全國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出臺了涵蓋創新創業、產業發展、科技金融、人才支持、知識產權、開放合作等六個方面的
2022-10-09“未來,獸用疫苗免疫及生物制品治療,將成為動物疾病防控的主流,它對養殖業降本增效和綠色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動物保健研發中心,該企業科研負責人石寶蘭向長江日報記者解釋企業的研發方向。國藥集團動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動保”),是國內豬用疫苗品種最為齊全的獸用生物制品企業之一,也是國內少數幾家具備新產品原創能力的動物保健企業。“最有代表性的是我們2014年底上市的豬圓環病毒2型桿狀病毒載體滅活疫苗(CP08株),它是國內首創的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打破了當時的外企疫苗壟斷。”石寶
2022-06-205月8日,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家農創中心”)建設管理辦公室在光谷揭牌,將作為專職機構,聚集優勢資源,加快推進農創中心這一“國字號”平臺建設。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前生物董事長陳煥春,湖北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吳祖云,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清華,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張勇強為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管理辦公室揭牌。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李順清參加活動。揭牌儀式后,參會人員圍繞進一步推進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開展了座
2022-06-18科技成果如何向現實生產力轉化?6月16日,武漢國家農創中心重點企業新華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與華中農業大學在武漢國家農創中心核心功能區高農生物園簽訂技術合作協議,并成立微生態制劑聯合實驗室,共同開展微生態新品種、新技術研發合作。華中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高翅,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李順清,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玉珍,市科技局副局長趙峰,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首文,光谷中華科技園常務副主任陳春明,高科集團總經理高尚及華中農業大學、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市農業農村局、高農集團的相關領導、專家出席了本次儀式。國家“雙一流
2022-06-1602奮進中的武漢農科創長江日報記者潘璐通訊員張薇李偉4月份,海南的水稻已經收割了一季,江漢平原的油菜已經結籽,淮河一帶種玉米的農民正在翻整土地,在這些廣袤的沃土上,都有湖北省種子公司種子的身影——優質早稻、玉米、油菜……近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湖北省種子集團的分子實驗室。在這里,研究人員剝開谷粒,剪下胚芽,放入試管,滴入試劑,離心機搖勻、混合,再進入電泳儀……一個個試管,一盤盤秧苗,一批優質的種子在這里研發成功,經過定型、推廣,播種到祖國大江南北,甚至走出國門,出口到南亞、非洲等地區。育良種西北鹽堿地有望種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