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奮進中的武漢農科創
長江日報記者潘璐?通訊員張薇?李偉
?4月份,海南的水稻已經收割了一季,江漢平原的油菜已經結籽,淮河一帶種玉米的農民正在翻整土地,在這些廣袤的沃土上,都有湖北省種子公司種子的身影——優質早稻、玉米、油菜……
近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湖北省種子集團的分子實驗室。在這里,研究人員剝開谷粒,剪下胚芽,放入試管,滴入試劑,離心機搖勻、混合,再進入電泳儀……一個個試管,一盤盤秧苗,一批優質的種子在這里研發成功,經過定型、推廣,播種到祖國大江南北,甚至走出國門,出口到南亞、非洲等地區。
育良種
西北鹽堿地有望種上漢產“陸稻”
在距離武漢兩千多公里的中科院西雙版納研究所里,科研人員正在研究新的品種“陸稻”——這個品種是該所與湖北省種子集團聯合研發的。
種植“陸稻”,能夠節水50%,在種植過程中碳的排放量能減少80%,同時能夠節約肥料20%。目前,“陸稻”經過多年研發,已經進入終實階段,實驗室的成果即將被轉換到廣袤的土地上。
“有了這個品種,西北不適合發展種植的鹽堿地上,都有望種植出水稻。總書記號召‘藏糧于地’,這就是我們企業從新品種研發上對這一指示的踐行。未來兩三年,陸稻品種將進入大面積推廣期,這對水稻種植也是一場革命。”湖北省種子集團總經理張忠明告訴長江日報記者。
作為一個面向市場、以種子銷售為主的企業,湖北省種子集團每年在種子研發上投入上千萬元。“這是企業責任。我們面向市場,所以最清楚種植端需要什么樣的種子,根據需求再倒推到研究上,這樣科研成果能更快地推廣。近年來,武漢市每年6000萬元支持種業發展,助力種都和農創中心建設,我們企業作為湖北省武漢市最大的種子龍頭企業,也是受益者。”
強研發
分子實驗室水稻育種水平一流
在位于武漢光谷的武漢市農創中心,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駐的一批企業。2500平方米的科研綜合樓里,分子實驗室是核心,指揮著集團在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水稻育種。
最醒目的是一捆捆的“稻兜”,它是實驗室里最重要的實驗材料。實驗室負責人介紹:“這些稻兜都來自我們的海南育種基地,它是親本,每年一車車從海南送到武漢的實驗室。”
“簡單來說,以前我們研究一個品種,必須去田間地頭把它種出來后,才能研究它的各種性狀。是抗病性強,還是抗蟲基因強,需要幾個月的等待才能知道。而現在,在實驗室里,我們能通過分子的提取,只用幾天的時間,就能研究出一個品種的性狀。這大大提高了選育優質品種的效率。”實驗室負責人解釋。
省種子集團在2005年和湖北大學聯合選育的“兩優287”,是全國唯一一個優質超級早稻,2009年,在這個分子實驗室,“兩優287”進一步提高了抗病性,時至今日仍維持著早稻界“扛把子”的地位。
生產基地10萬畝,生產經營農作物種子1500萬公斤,湖北省種子集團連續十年被農業部評為種業3A級信用企業,2021年種業振興行動中,它是湖北唯一一家“強優勢”頭部企業。
多面手
市場需求帶動傳統種植業轉型
作為一家以種子銷售為主的企業,從銷售端獲得用戶信息,把需求反饋給實驗室;而實驗室品種在銷售的同時,配套技術服務,能在田間地頭種植得更好,獲得更快推廣——湖北省種子集團將市場和研發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良性循環。
今年5月春播的時候,江夏區湖泗街道收到了來自湖北省種子集團的優質稻種“荃優325”共3500斤。不僅如此,省種的專家還現場對種植大戶、合作社進行了培訓,普及該品種的種植特征、特性及種植技術。良種配良法,利用科技提高生產效益。
每年從2月一直到8月,油菜花從南到北綻放。“全國播種面積的八分之一,近千萬畝,都種的是我們公司推出的‘中油雜2號’。”張忠明說。
“雙低”油菜籽就是低芥酸,低硫苷。芥酸攝入過多,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硫苷聽起來陌生,不過,應該有不少人還記得,以前人們出汗,會把白襯衫染黃,那就是因為傳統菜籽油里的硫苷含量高,硫隨著汗液析出,導致汗液發黃。
武漢市農業農村局介紹,2001年,省種子公司與中國農科院聯合開發“中油雜2號”,正式開啟了我國油菜籽的“優質雙低化”征程,從此之后,這款油菜籽連續十年被湖北省農業廳定為主推品種。此前,中國的雙低油菜籽都是從加拿大進口,從2019年開始,中國從加拿大進口的油菜籽大幅下跌。讓中國人碗里是中國糧,“中油雜2號”一直在努力。
新品種一直在擴大市場,同時也細分市場。從“兩優287”超級優質早稻,到改變傳統播種模式、可輕簡直播的黃華占,讓兩季稻變得優質,降低稻米種植的勞動強度,都是顛覆性的革命。還有飼料玉米“漢單”系列,在玉米的主要種植區都可種植,高產穩產,抗病性強;高檔鮮食玉米“泰美”,從海南到北京甚至到內蒙古,都適合種植,抗倒伏、味道好……
湖北省種子集團的種子,改變的不僅是中國的傳統種植業,在遙遠的非洲,黃華占的播種面積達到了20萬畝;在喜馬拉雅山麓的巴基斯坦,湖北省種子集團建立科研基地,直接研發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的種子;在孟加拉國,一大半的土地上種植著湖北省種子公司的雜交水稻品種。
300萬公頃的推廣面積,為世界增產50億公斤糧食,湖北武漢的種子企業在世界舞臺上熠熠生輝。?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