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報道原文:
極目新聞記者 李博? ? 通訊員 郭強 李偉
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別推介活動舉辦11天后,武漢迎來歷年來規模最大的荷蘭設施農業代表團。
18日至20日,24家荷蘭農業企業組團來漢,召開荷蘭現代設施農業技術交流會,并參觀考察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以下簡稱“武漢國家農創中心”)及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
“沒想這里會聚集這么多知名種子企業,應該多組織荷蘭企業來武漢走走!”今日,在武漢國家農創中心核心功能區高農生物園,荷蘭設施農業聯盟中國事務代表閔偉峰兩眼放光。當天,他與荷蘭騎士農業、荷蘭普瑞瓦等10余家企業代表一道來到高農生物園,現場推廣荷蘭設施農業技術,并就下一步合作與園區企業進行對接。
他表示,荷蘭設施農業技術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玻璃溫室面積占世界總量1/4,武漢則聚集了大批生物育種、生物制品龍頭企業,雙方產業結構高度互補,將有很大合作空間。
溫室中走出農業強國
“荷蘭的國土面積只有4萬多平方公里,卻是世界上第二大農產品凈出口國。”今日在高農生物園,閔偉峰一開口便挑起了不少中方企業的好奇心。他介紹,荷蘭國土面積小,耕地少,且低洼潮濕、光照不足。為了突破自然資源的限制,荷蘭大力發展溫室農業。在荷蘭核心農業區,幾公頃到上百公頃不等的玻璃溫室綿延不絕,其中有不少都已實現無土栽培。
據統計,目前荷蘭玻璃溫室建筑面積約為1萬公頃,占世界溫室建筑總面積的1/4。荷蘭依靠世界領先的玻璃溫室技術,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設施農業系統。荷蘭中央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荷蘭農業出口額945億歐元,出口量僅次于美國,位于世界第二。
“發達的溫室農業催生了一大批設施農業技術企業。”閔偉峰介紹,本次來漢的24家荷蘭企業涉及溫室建設、種子培育、栽培基質生產、倉儲物流等技術領域,展示了荷蘭設施農業全產業鏈條,其中不少公司在華設有分支機構,深耕中國市場多年。
荷蘭技術助力武漢最大玻璃溫室豐收
“這是我第六次來武漢了,我們在漢南區幫助建設的溫室大棚,前不久剛剛產出了一批農作物。” 荷蘭騎士農業上海分公司負責人富君豪操一口流利中文向記者介紹,騎士農業從事溫室農業已有60多年歷史,在全球建有多家分公司。2019年起,荷蘭騎士農業及荷蘭豪根道、荷蘭普瑞瓦等多家等世界一流溫室控制技術公司,幫助恒大農業在漢南建設武漢最大的智慧玻璃溫室。
去年底,首期10萬平方智慧溫室投入試運營,智慧玻璃溫室內始終溫暖如春,由計算機操控的智能化環境控制系統,自動調節室內溫、光、水、肥、氣,確保種子在最適宜的環境下生長。今年3月,智慧溫室內首批黃瓜完成定植,前不久這批黃瓜喜迎豐收。到今年底,30萬平米智能溫室將全部完工投產。
武漢現代農業前景看好
今日下午,在富邦股份,代表團一行參觀了該公司研發的“小二測土車”、“田小二”APP等數字化農業成果。該公司副總經理操素芬介紹,去年公司成功控股荷蘭Alsys公司,雙方還在中國共同成立了合資公司,共同開發世界智慧農業終端市場。“武漢企業在農業數字化方面的成功探索,也值得我們學習,未來可以進一步合作。”荷蘭科迪馬公司代表羅正義在現場說。
在武漢國家農創中心沙盤前,武漢高科集團總經理、武漢高農集團董事長高尚向代表團一行拋出了橄欖枝。他表示,高農生物園匯聚了先正達、北大荒墾豐、隆平高科等60余家龍頭種業企業,武漢國家農創中心還規劃有12000畝的產業融合區,歡迎荷蘭企業參與這一區域的農業現代化設施建設開發工作,一道試水設施農業。
中國種子集團生命科學技術中心運營副總監趙惠東也表示,中心的生物育種工作離不開溫室,目前已建成的1200余平溫室也使用了一些荷蘭技術,下一步將與荷蘭企業開展深入交流,為今后溫室建設奠定技術基礎。
閔偉峰表示,此前曾走訪多個國家農創中心,武漢種業產學研資源高度密集,產業先發優勢明顯,荷蘭企業愿與武漢企業深度互動,共同分享設施農業技術,參與武漢國家農創中心建設。
以下為報道原文:
長江日報4月21日訊????在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別推介活動舉辦11天后,武漢迎來歷年來規模最大的荷蘭設施農業代表團。4月20日,荷蘭設施農業聯盟代表團參觀考察了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以下簡稱“武漢國家農創中心”),并分享荷蘭設施農業先進經驗,同時表達了參與武漢國家農創中心建設以及與武漢農業企業開展合作的意愿。
荷蘭擁有全球領先的智能溫室和無土栽培技術,國土面積僅為湖北省面積五分之一,農產品凈出口量卻位居全球第二。
“沒想這里會聚集這么多知名種子企業,將組織更多荷蘭企業來武漢走走。”4月20日,在武漢國家農創中心核心功能區高農生物園,荷蘭設施農業聯盟中國事務代表、荷蘭溫室三角洲(協會)負責人閔偉峰覺得武漢之行來得非常值得。當天下午,他與荷蘭騎士農業、荷蘭普瑞瓦等10余家荷蘭設施農業聯盟企業代表參觀考察了武漢國家農創中心“核心功能區”高農生物園。
武漢高科集團總經理、高農集團董事長高尚向代表團介紹了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情況,目前,高農生物園匯聚了中國種子集團生命科學技術中心、北大荒墾豐、豐樂種業、隆平高科、湖北省種子集團等60余家龍頭種業企業,武漢國家農創中心還規劃有12000畝的產業融合區,“歡迎荷蘭企業參與產業融合區的農業現代化設施建設開發工作,來這里設立荷蘭設施農業展示基地,打造樣板,進行示范推廣,開展更多合作”。
代表團還參觀了高農生物園園區企業富邦股份,該公司展示了土壤CT掃描車,采摘機器人、“田小二”APP等數字農業發展成果。該公司副總經理操素芬介紹,去年公司成功控股荷蘭Alsys公司,雙方還在中國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世界智慧農業終端市場。
“武漢農業企業在數字化方面的成功探索,也值得我們學習,希望未來可以進行合作。”荷蘭科迪馬公司代表羅正義說。
“這是我第6次來武漢,這次來武漢考察對我來說是一個驚喜。”荷蘭騎士(上海)農業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富君豪用流利的中文向長江日報記者介紹,騎士農業從事溫室農業已有60多年歷史,在全球建有多家分公司,2019年起,騎士農業等荷蘭企業幫助恒大農業在漢南建設了武漢最大的智慧玻璃溫室,公司在漢南區幫助建設的溫室大棚,前不久剛剛產出了一批農作物。“武漢也有很多優秀的農業科技企業,希望未來能夠在武漢開展更多的合作,共同推動設施農業在武漢取得更多發展成果。”
“武漢國家農創中心聚集了這么多知名種子企業,荷蘭企業有機會在這里開展深入合作。因為從研發到種子新品種落地至少需五年,荷蘭設施農業聯盟企業提供的設施農業配套技術,可以幫忙種子企業更快實現新品種量產,雙方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間。”閔偉峰表示,此前他曾走訪多個國家農創中心,武漢種業產學研資源高度密集,產業先發優勢明顯,該聯盟企業愿與武漢企業深度互動,共同分享設施農業技術,期待有機會參與武漢國家農創中心建設。
參與座談的多家園區企業表達了與該聯盟企業開展合作的意愿。中國種子集團生命技術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心的生物育種工作離不開溫室,目前已建成的1200余平方米溫室也使用了荷蘭技術,希望未來在溫室控制系統等方面與該聯盟企業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