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報道原文:
湖北省黃岡英山縣的茶園基地里,綠油油的茶苗長勢喜人。近日,筆者從武漢高農集團獲悉,該集團借助示范基地建設管理與“科技特派員”隊伍,15個示范基地一年推廣新品種、新產品、新技術和新設施共160余項,帶動40多萬農戶增產增收。
“栽種的時候要注意是雙行單株,株距要保持在30厘米左右,要確保茶苗的根保持濕潤,培土的時候一定要用力,這樣才能保障成活率。”早春時節,高農集團組織的“科技特派員”現場為英山縣茶園基地的種植戶們作示范,指導茶農翻整土地、除草、拉線、打窩、放苗、培土。
“到播種時節了,我們這里急需一批‘晶兩優534’再生稻水稻良種。”在武漢高農集團支持江夏區舒安街農業產業發展協調會上,舒安街道向高農集團提出訴求。高農集團當即按照政府采購的相關程序,采購1萬斤“晶兩優534”再生稻水稻良種,用于舒安街2000畝水稻田種植,并協調種子企業技術人員為舒安街后期水稻種植提供專業技術指導。
在咸寧花卉苗木示范基地、云夢蔬菜種植示范基地等,武漢國家農業科技園與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聯合組織“科技特派員”現場講解和示范,手把手向農戶傳授播種、施肥、除草、防鳥、防蟲等實用技術。在黃岡麻城,武漢國家農業科技園借力發揮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技術優勢,深入開展麻城黑山羊育種、養殖和疾病防治等技術培訓,幫助當地建立起黑山羊育繁養體系。
各地示范基地發展勢頭強勁,新洲基地蛋雞年存欄量達1600萬只;云夢基地常年推廣蔬菜種植面積13萬余畝,復種面積約29萬畝,總產值約16.5億元;英山基地推廣茶葉種植面積達26.4萬畝,每年茶葉種植收入約20億元;洪湖基地帶動全市河蟹養殖規模達30萬畝,平均每畝增收1200元以上。
“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帶著農民賺”。高農集團負責人介紹,該集團建立科研院所、企業和示范基地(示范區)的梯度推廣體系,整合武漢國家農業科技園、高農生物園、中華科技產業園的產、學、研資源優勢,根據各示范基地需求,手把手傳技,將廣大農戶培養成為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土專家”“田秀才”。僅2020年15個示范基地便推廣新品種、新產品、新技術和新設施共160余項,累計培訓8萬多人次,發放農業技術資料10萬余份,帶動40多萬農戶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