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上午,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
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出席活動,并與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潘建偉院士,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韓進,武漢市市長程用文,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副省長肖菊華,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院士,以及李建成、葉朝輝、徐紅星等院士專家出席活動。武漢大學校長、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理事長竇賢康院士主持活動。
王忠林與潘建偉等院士專家座談交流,了解研究院組建情況及量子科技領域發展動態。他強調,量子科技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湖北在量子科技創新領域有深厚基礎,要堅持規劃引領,結合實際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明確研究院發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快培育量子技術領軍企業,形成量子產業集群,打造量子科學、量子產業雙高地。
潘建偉致辭時說,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成立,對于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增強量子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希望研究院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武漢量子領域人才集聚、平臺建設、產業發展形成體系,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量子科技創新平臺,為我國量子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作出重要貢獻。
肖菊華代表省政府,向研究院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她說,加強量子科技發展布局,推動創新應用,湖北有前瞻部署、有雄厚基礎、有堅定信心。希望研究院切實增強創新策源、集聚輻射、改革突破和成果轉化能力,打造量子技術研究高地和量子產業培育基地。我省將在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科技攻關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助力研究院發展壯大。
韓進在致辭中表示,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將持續整合區域科技資源,建設一流的科技基礎平臺,匯聚一流的科技創新人才,開展科技前沿探索、應用基礎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以一流的科創成果驅動和引領高質量發展,為落實國家科技發展戰略、搶抓量子產業發展機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由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舉辦,依托武漢大學、中科院精密測量院、華中科技大學共同組建。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四大特色研究方向,瞄準的正是湖北“51020”產業體系中的萬億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主要開展量子科學基礎理論研究與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推動量子工程示范應用和科技成果轉化,力爭經過3-5年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量子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基地、產品開發基地、技術應用示范與企業孵化基地、基礎理論研究基地、高端人才培養基地。研究院作為獨立事業法人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自主化用人,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充分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據悉,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將落戶武漢高科創新產業園。
武漢高科創新產業園由武漢高科集團投資建設,位于武漢未來科技城科技二路與未來一路交匯處,總建筑面積47162.38㎡,由3棟主樓及配套地下室組成。
高科創新產業園致力于打造集生態、創新、活力于一體的園區新模式。園區采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裝配率達30%,達到國家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A級,是湖北省首個裝配式工業建筑,也是東湖高新區裝配率最高的框架結構建筑工程項目。
武漢高科集團將積極擔當作為,充分發揮國有平臺作用和園區資源優勢,為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提供良好的辦公和研發服務保障,為量子技術和產業發展作出高科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