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召開五周年。武漢市國資委官微“武漢國資”特開設專欄,持續刊發系列報道,回顧市屬國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鏗鏘足跡。
11月8日,“武漢國資”刊文介紹武漢高科集團多措并舉推進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做法和經驗。
以下為原文:
武漢高科集團黨委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會議精神,圍繞高科集團所屬園區及產業發展情況,系統推進黨建經營“深度融合”,破解黨建業務“兩張皮”問題,立足園區多元化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結構,通過“武漢高科研究院”“高科大講堂”“園區雙服務工作聯席會議”“紅色孵化器”四大平臺,打造“黨建引領+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的治理樞紐,形成“依托產業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良性循環。
高科集團黨委統籌設立“高科研究院”,深入開展園區及產業發展課題研究,設定“一個數據庫+一部白皮書+一個信息系統+一個長效機制”研究預期,為高科集團高質量產業發展和精準園區服務提供參考及建議。截至2021年9月,集團公司及控股企業資產總額突破613億元,較“十二五”末增長106.75%,“十三五”期間累計實現利潤5.25億元,累計上繳國有資本收益1.15億元。高科集團所屬左嶺新城產業園區、醫療器械產業園區、高農生物園產業園區、光谷·大學園、光谷資本大廈等園區,經濟規模逐年上升,科研創新成果顯著。
點燃“紅色引擎”
架起武漢“東進”戰略支點
高科集團在左嶺新城產業園實施“黨員包企精準服務行動”,建立園區“雙服務”工作機制,形成“大黨建+大服務”園區工作模式,做優營商“軟環境”,筑牢發展“硬實力”。左嶺新城開發建設累計固定資產投資244億元,完成征地2.8萬余畝,拆遷213萬方,全面建成交付15條道路,通車里程達23公里,共計落戶4.5個百億級重點產業項目,左嶺大道成為光谷“1133”創新空間布局中率先建成的千億級產業大道,吸引華星光電、武漢天馬、騰龍數據、蔚來能源等行業巨頭深耕擴產,成為武漢“光芯屏端網”萬億級產業集群的重要增長極。
建強“紅色組織”
讓專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
武漢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高農生物園黨支部、醫療器械園黨支部通過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員突擊隊、黨員服務隊等形式,引導黨員創先爭優、攻堅克難,爭當創新創業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標兵、服務企業的先鋒。
高農生物園作為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區,已形成生物育種、動物生物制品、生物飼料添加劑三大主導產業,積極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信息化、智能化農業,匯集了110余家生物農業頭部企業,聚集了7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吸引了一批院士、“千人計劃”、“百人計劃”高端創新創業人才落戶,形成了中國生物農業企業先鋒集群。
高科醫療器械園作為光谷生物城重要產業板塊,5年來,工業總產值年均復合增長率達52.7%,企業營業總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3.2%,168家生產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53家,規上企業30家,新三板上市企業2家,上市后備企業5家,瞪羚企業35家,3551人才計劃資助企業26家,成功引進邁瑞醫療、聯影醫療、華大智造、國藥器械、中源協和等一大批重點企業和項目,發展成為全國規模以上的醫療器械先進制造中心。
打造“紅色孵化器”
助推園區“企服+黨建”雙融雙促
聚焦園區企業服務,建設“紅色孵化器”,圍繞園區企業需求和痛點,在保障基層黨組織及園區兩新組織發展基礎上,從招商引資、政策咨詢、手續幫辦等各方面,延伸園區黨建服務觸角。
光谷·大學園發揮高校與企業的橋梁平臺作用,以產業為抓手,通過5G+“智慧園區”“智慧工地”“智慧黨建”,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深化雙創人才培養,“一園多?!焙献髂J絻瀯蒿@現。
高科孵化器堅持“科技企業孵化”與“黨組織孵化”雙培養雙孵化,引導入孵企業成立基層黨組織;光谷資本大廈圍繞創新創業孵化器增加黨建訂制服務,增添兩新組織活力,打造“東湖資本”特區核心平臺和載體。
?
光谷黃岡產業園依托高新技術孵化器項目打造光谷與黃岡合作共建園區黨建紅色陣地,凝聚黨員力量,展現光谷人文。此外,光谷中華科技產業園將支部建在項目上,將黨旗插在工地上,凝聚起“提效率、解難題、強作風”工作合力,助推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快速推進。
原文據武漢市國資委官方微信,標題系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