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打造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重要功能區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開園 武漢“光芯屏端網”延伸到黃岡
以下為報道原文:
規劃建設全面參考光谷,借鑒招商引資體系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高新技術孵化器已全部 完工并投用,規劃、建設全面參考光谷先進經驗
投資 2.1 億元,含標準廠房、研發辦公樓、 青年公寓、餐飲中心及配套設施;在公共服務 中心旁的廣場上,豎立著微縮版的“光谷星河” 雕塑
借鑒東湖高新區招商引資體系,實行“因企施 策”,為投資創業者提供熱情高效的服務
已落戶10余項目,產品30分鐘到武漢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已引進落戶10余個項目, 總投資逾40億元
由華星光電配套企業投資1.5億元建設的優達 光電材料項目已建成投產,生產的OCA光學膠通過 武鄂高速公路30分鐘就能到達武漢華星光電
TCL 環境資源處理項目建成后處置總能力達 14萬噸/年,將為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京東方等重 大項目提供配套服務
攜手武大科技園、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與武漢東湖高新區科技創新 局、武漢高科集團簽訂協議,共建“黃岡(光谷)科技創 新中心”
與武漢大學科技園、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分別簽 訂“科技創新孵化”協議。
一場項目路演,吸引了15 家武漢市科技型企業代 表、100家黃岡市科技型企業代表及相關創投機構代表 踴躍參加
長江日報:《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開園?9城同興 武漢“光芯屏端網”延伸到黃岡》
以下為報道原文:?
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進一步提速。7月12日,由武漢東湖高新區、黃岡市合作共建的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正式開園,未來將承接東湖科學城成果轉化和產業轉移,為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產業創新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位于黃岡市黃州區主城區以北、黃鄂高速公路以南區域,總規劃用地面積25平方公里,是武漢市、黃岡市落實省委“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謀實推動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的重要載體。今年5月,武漢城市圈首次聯席會上提出,未來3年武漢城市圈將打造包括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在內的“十大”示范工程。
根據共建協議要求,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直屬國有企業武漢高科集團和黃岡高新區管委會國有企業黃岡高投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武漢光谷黃岡科創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光谷黃岡創投公司作為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土地開發整理、國有資產經營、經營性項目開發主體,負責對園區內的土地進行收儲,對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管理。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借鑒光谷招商引資體系
為打造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首個對外形象展示、產業招商服務、企業成果轉化平臺,2019年底,園區起步區一期——投資2.1億元的高新技術孵化器破土動工,含標準廠房、研發辦公樓、青年公寓、餐飲中心及配套設施。
目前,高新技術孵化器已全部完工并投用,規劃、建設全面參考光谷先進經驗,細節處處閃耀著光谷元素。????
在公共服務中心旁的廣場上,豎立著微縮版的“光谷星河”雕塑,揭示了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與“武漢·中國光谷”的緊密聯系。公共服務中心大樓對面,是總面積近4000平方米的運動館,籃球場、排球場、器械區、瑜伽房和淋浴間等功能區一應俱全。園區青年公寓則全部配備智能鎖具,公寓管理、水電費繳納未來也將實現線上辦理。
據介紹,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起步區二期預計于今年四季度開工建設。二期項目用地緊鄰一期,建設內容包含高端研發辦公、創意孵化、公共服務配套等功能。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將立足黃岡市出臺的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并借鑒東湖高新區招商引資體系,實行“因企施策”,為投資創業者提供熱情高效的服務。
光谷黃岡創投公司負責人介紹,力爭通過兩到三年的時間,將高新技術孵化器項目及周邊打造成環境優美、配套完善、品質高端、創業氛圍濃厚的高新技術孵化基地,進一步激發光谷、黃岡兩地協同發展新活力,為深化園區共建合作探索新道路、創造新經驗、提供新樣板。
■?武漢“光芯屏端網”延伸到黃岡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管委會負責人表示,園區將緊緊抓住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戰略機遇,主動融入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依托光谷政策、產業、資本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結合黃岡市區資源和產業基礎,發揮黃岡市交通區位優勢,積極對接、承接武漢東湖高新區“光芯屏端網”萬億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外溢產業,重點聚焦光通信(5G)、智能終端、新能源與環保裝備、文化創意等細分產業鏈,圍繞光谷龍頭企業配套領域實行精準、專業招商,配套武漢主導產業鏈。
截至目前,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已引進落戶10余個項目,總投資逾40億元。其中,由華星光電配套企業投資1.5億元建設的優達光電材料項目已建成投產,生產的OCA光學膠通過武鄂高速公路30分鐘就能到達武漢華星光電。TCL環境資源處理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規劃用地達200畝,建成后處置總能力達14萬噸/年,將為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京東方等重大項目提供配套服務。今年4月簽約落戶的墨馬云創直播基地,將孵化本土網絡直播博主,“掘金”網紅經濟。
開園當日,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與湖北墨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鎮江太迪電子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簽訂了入孵協議。
根據規劃,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建成后將實現企業總收入500億元,形成基礎設施完善、配套功能完整、產業集聚初顯的科技新城,成為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示范園、省級產業轉移示范區、省級重點產業配套協作區和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轉移首選地,助推區域一體化快速發展。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攜手武大科技園、華中科大科技園推進科技創新
12日上午,在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光谷青桐匯舉辦項目路演,吸引了15家武漢市科技型企業代表、100家黃岡市科技型企業代表及相關創投機構代表踴躍參加。
光谷青桐匯自2013年至今已累計舉辦了100多期,成為華中地區發展速度最快、最具品牌影響力的創業學習、交流、交易平臺。一大批獨角獸企業通過該平臺被發現、投資并獲得快速成長。
在當天的開園儀式上,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還與武漢東湖高新區科技創新局、武漢高科集團簽訂協議,共建“黃岡(光谷)科技創新中心”;與武漢大學科技園、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分別簽訂“科技創新孵化”協議。
(長江日報記者陳衛東?通訊員郭強)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打造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重要功能區,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開園
以下為報道原文:
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進一步提速。7月12日,由武漢東湖高新區、黃岡市合作共建的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正式開園,未來將承接東湖科學城成果轉化和產業轉移,為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產業創新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位于黃岡市黃州區主城區以北、黃鄂高速公路以南區域,總規劃用地面積25平方公里,是武漢市、黃岡市落實省委“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謀實推動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的重要載體。今年5月,武漢城市圈首次聯席會上提出,未來3年武漢城市圈將打造包括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在內的“十大”示范工程。
根據共建協議要求,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直屬國有企業武漢高科集團和黃岡高新區管委會國有企業黃岡高投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武漢光谷黃岡科創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光谷黃岡創投公司作為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土地開發整理、國有資產經營、經營性項目開發主體,負責對園區內的土地進行收儲,對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管理。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軟硬件條件媲美光谷,借鑒光谷招商引資體系
為打造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首個對外形象展示、產業招商服務、企業成果轉化平臺,2019年底,園區起步區一期——投資2.1億元的高新技術孵化器破土動工,含標準廠房、研發辦公樓、青年公寓、餐飲中心及配套設施。
目前,高新技術孵化器已全部完工并投用,規劃、建設全面參考光谷先進經驗,細節處處閃耀著光谷元素。
在公共服務中心旁的廣場上,樹立著微縮版的“光谷星河”雕塑,揭示了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與“武漢·中國光谷”的緊密聯系。公共服務中心大樓對面,是總面積近4000平方米的運動館,籃球場、排球場、器械區、瑜伽房和淋浴間等功能區一應俱全。園區青年公寓則全部配備智能鎖具,公寓管理、水電費繳納未來也將實現線上辦理。
據介紹,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起步區二期預計于今年四季度開工建設。二期項目用地緊鄰一期,建設內容包含高端研發辦公、創意孵化、公共服務配套等功能。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將立足黃岡市出臺的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并借鑒東湖高新區招商引資體系,實行“因企施策”,為投資創業者提供熱情高效的服務。
光谷黃岡創投公司負責人介紹,將力爭通過兩到三年的時間,將高新技術孵化器項目及周邊打造成環境優美、配套完善、品質高端、創業氛圍濃厚的高新技術孵化基地,進一步激發光谷、黃岡兩地協同發展新活力,為深化園區共建合作探索新道路、創造新經驗、提供新樣板。
武漢“光芯屏端網”延伸到黃岡,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已落戶10余項目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管委會負責人表示,園區將緊緊抓住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戰略機遇,主動融入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依托光谷政策、產業、資本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結合黃岡市區資源和產業基礎,發揮黃岡市交通區位優勢,積極對接、承接武漢東湖高新區“光芯屏端網”萬億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外溢產業,重點聚焦光通信(5G)、智能終端、新能源與環保裝備、文化創意等細分產業鏈,圍繞光谷龍頭企業配套領域實行精準、專業招商,配套武漢主導產業鏈。
截至目前,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已引進落戶10余個項目,總投資逾40億元。其中,由華星光電配套企業投資1.5億元建設的優達光電材料項目已建成投產,生產的OCA光學膠通過武鄂高速公路30分鐘就能到達武漢華星光電。TCL環境資源處理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規劃用地達200畝,建成后處置總能力達14萬噸/年,將為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京東方等重大項目提供配套服務。今年4月簽約落戶的墨馬云創直播基地,將孵化本土網絡直播博主,“掘金”網紅經濟。
開園當日,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與湖北墨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鎮江太迪電子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簽訂了入孵協議。
根據規劃,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建成后將實現企業總收入500億元,形成基礎設施完善、配套功能完整、產業集聚初顯的科技新城,成為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示范園、省級產業轉移示范區、省級重點產業配套協作區和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轉移首選地,助推區域一體化快速發展。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攜手武大科技園、華工科技園推進科技創新
12日上午,在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光谷青桐匯舉辦項目路演,吸引了15家武漢市科技型企業代表、100家黃岡市科技型企業代表及相關創投機構代表踴躍參加。
光谷青桐匯自2013年至今已累計舉辦了100多期,成為華中地區發展速度最快、最具品牌影響力的創業學習、交流、交易平臺。一大批獨角獸企業通過該平臺被發現、投資并獲得快速成長。
在當天的開園儀式上,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還與武漢東湖高新區科技創新局、武漢高科集團簽訂協議,共建“黃岡(光谷)科技創新中心”;與武漢大學科技園、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分別簽訂“科技創新孵化”協議。
(長江日報記者 陳衛東 通訊員 郭強)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 :《光谷與黃岡攜手,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黃岡功能區啟動》
以下為報道原文:
7月12日,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黃岡功能區啟動。這是黃岡深度參與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建設向東邁進的實際成效。
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以東湖高新區為核心承載區,聯動武漢市武昌區、洪山區、江夏區,輻射帶動鄂州、黃石、黃岡、咸寧,打造“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產業化”梯度科技產業協同發展格局,旨在搶占全球科技競爭和產業發展制高點,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總體布局,引領帶動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及全省全域高質量發展。
現場,東湖高新區管委會與黃岡市人民政府簽訂《建設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光谷聯合建設黃岡(光谷)科技創新中心;在黃岡聯合建設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推進雙方產業對接。此外,還將聯合建設技術創新平臺,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人才互動交流。
同時,一批項目相繼簽約。武漢新能源研究院、武漢智能裝備工業技術研究院在黃岡設立協同創新中心。武漢工程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與當地企業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黃岡(光谷)科創中心成立,武漢大學科技園、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分別在黃岡設立分園。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孵化器開園,一批創新企業簽約入孵。
光谷與黃岡共建園區、協同創新由來已久。早在2016年,雙方便合作設立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截至目前,已引進落戶10余個項目,總投資逾40億元,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等一批重大產業配套項目相繼落戶。
下一步,光谷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深入開展園區對接、產業聯動、梯度轉移,推動兩地發展要素和創新資源優化配置,努力構建區域合作與互動發展格局,推動光谷科創大走廊加快建設、武漢城市圈同城化融合發展。
(通訊員 康鵬)
長江云客戶端:設1億元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黃岡跑步融入光谷科創大走廊
以下為報道原文:
7月12日,黃岡市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印發《黃岡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以下簡稱《方案》),全面開啟科技強市、跑步融入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新征程。
會議提出,到2023年,黃岡將累計建成3家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培養20名專業技術轉移人才,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額165億元,轉移轉化各類科技成果120項。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方案》提出了一系列重點任務。
組建黃岡(光谷)科技創新中心
《方案》提出,將在東湖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租賃場所,建設黃岡(光谷)科技創新中心,打造黃岡融入光谷科創大走廊橋頭堡。引進一批注冊地在黃岡的初創型企業到中心孵化,引進一批黃岡市企業研發機構到中心落戶,推薦一批武漢市出孵入園項目到黃岡加速轉化,形成研發孵化在武漢、加速落地在黃岡的聯動發展新格局。
據悉,2021年,黃岡(光谷)科技創新中心將正式掛牌運營,入駐孵化企業5家,落戶企業研發中心1個,引進武漢市各類出孵入園落戶黃岡項目1個。力爭到2023年,中心入駐孵化企業30家,落戶企業研發中心5個,引進武漢市各類出孵入園落戶黃岡項目20個。
建立武漢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黃岡分平臺
《方案》提出,依托武漢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設立武漢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黃岡分平臺,打造“互聯網+技術轉移服務”新模式。
據介紹,黃岡分平臺將綜合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手段精準匹配各類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建立網絡技術需求庫、科技成果庫、技術專家庫、服務機構庫,提高科技成果轉化信息化服務能力。
建設技術轉移專業服務機構
《方案》提出,將引進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在黃岡設立分支機構,推動科技成果與企業需求有效對接。
據悉,2021年,黃岡市區將引進中部知光技術轉移有限公司成立黃岡分公司掛牌運營。力爭到2023年,有條件的縣(市、區)至少有1家技術轉移機構運營,全市建成3家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全面提升我市科技成果轉化市場化、規范化能力和水平。
此外,黃岡市還將著力培育壯大技術經紀人隊伍。2021年,實現重點縣(市、區)技術經紀人全覆蓋;力爭到2023年,每個縣(市、區)擁有1-2名技術經紀人。
建設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
《方案》提出,2021年,促成湖北祥云集團與武漢工程大學共建湖北磷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技術研究院,李時珍醫藥集團與湖北中醫藥大學共建湖北蘄艾產業技術研究院。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市重點產業和縣(市、區)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兩個全覆蓋。
此外,還將引進武漢產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在黃成立協同創新中心。著力打造“研發在高校、小試在產研院、中試放大在黃岡”的成果轉化新機制。2021年,促成武漢新能源研究院、武漢智能裝備工業技術研究院分別在市區產業園區設立協同創新中心。到2023年,力爭我市先進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產業與武漢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建立協同創新合作機制。
設立首期1億元科技成果轉化基金
《方案》提出,將發揮政府資金引導和撬動作用,設立首期規模為1億元的黃岡市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重點對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團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出孵入園產業化項目等進行投資,同時,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產業園區的投資平臺進行項目跟投。
創新科技成果供需對接和跟蹤服務機制
據悉,黃岡市還將創新科技成果供需對接機制,該市將聯合武漢市科技局、東湖高新區、湖北省技術交易所等單位,每年舉辦“聯百校 轉千果”“青桐匯”等大型對接活動1-2場次;圍繞主導產業,各縣(市、區)每年至少舉辦一場科技成果轉化專場對接活動。
此外,黃岡市還將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及時收集各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信息,分類建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安排專人全過程跟蹤項目推進,及時協調解決各類問題,確保項目落地見效。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劉騫 周航川 實習生 唐格威 責任編輯 李小涵)
長江云客戶端:《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深入學講話 奮進建支點 | 光谷科創大走廊黃岡功能區正式啟動》
?以下為報道原文:
7月12日,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黃岡功能區正式啟動,這是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向東邁進的實際成效,來看報道。
啟動儀式上,作為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黃岡功能區的核心載體——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迎來了兩位重量級的“智囊團”加入——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和武漢智能裝備研究院。未來,這兩個科研機構將在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設立分支,促進武漢的科技資源向東輻射。
武漢新能源研究院院長楊凱:“研發和小試中試在研究院,那么放大和產業化就放在黃岡對接當地的產業。雙方進行這種產學研用的高度銜接,能夠把我們雙方強的優勢加以結合,促進成果的轉化落地,更多地是紙變錢,我們前期遴選了接近10多個左右的項目。”
這樣的產學研互動,未來,將在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黃岡功能區形成常態。按照協議,未來五年,黃岡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將在平臺建設、人才互動、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完成這六大重點任務。
更多維度的科研合作,還體現在與高校的資源對接上。啟動儀式上,黃岡祥云集團、李時珍醫藥集團,分別與武漢工程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簽約共建技術研究院,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還與武漢大學科技園、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簽訂了“科技創新孵化”協議,以此為基礎,黃岡將在光谷建設離岸科創中心。
武漢大學科技園董事、副總經理龔翔藍:“我們希望將來適合黃岡本地發展的,資源稟賦匹配到黃岡的企業,能夠在適合它的土壤里面擴大規模,在武大科技園孵化,但是在黃岡產業園能夠產業化規模化。”
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旻:“在光谷設立我們黃岡的離岸科創中心,這樣實現我們企業尤其是創新型初創的企業,它的注冊在黃岡,把孵化放在光谷,同時兩三年孵化完畢業以后,再回到我們黃岡來進行加速。”
當前,以武漢東湖高新區為核心承載區的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正聯動武漢市武昌區、洪山區、江夏區,帶動鄂州市、黃石市、黃岡市、咸寧市四個功能區加速協同創新發展,力爭到2035年,建成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樞紐。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李悅 劉騫 周航川 張龍 黃岡臺 責任編輯 徐珊珊)
長江云客戶端:《9個項目簽約!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黃岡功能區迎來“開門紅”》
?以下為報道原文:
7月12日,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黃岡功能區啟動。這是黃岡深度參與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建設向東邁進的實際成效。
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以東湖高新區為核心承載區,聯動武漢市武昌區、洪山區、江夏區,輻射帶動鄂州、黃石、黃岡、咸寧,打造“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產業化”梯度科技產業協同發展格局,旨在搶占全球科技競爭和產業發展制高點,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總體布局,引領帶動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及全省全域高質量發展。
在今天光谷科創大走廊黃岡功能區啟動現場,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與黃岡市人民政府簽訂《建設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光谷聯合建設黃岡(光谷)科技創新中心;在黃岡聯合建設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推進雙方產業對接。此外,還將聯合建設技術創新平臺,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人才互動交流。
同時,9個項目相繼簽約。武漢新能源研究院、武漢智能裝備工業技術研究院在黃岡設立協同創新中心。武漢工程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與當地企業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黃岡(光谷)科創中心成立,武漢大學科技園、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分別在黃岡設立分園。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孵化器開園,一批創新企業簽約入孵。
12日上午,“聯百校 轉千果”走進黃岡活動在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舉行。在活動中,科峰傳動、祥云集團等5家企業現場發榜,公布“智能精密減速器關鍵技術研究”“ 磷石膏高效資源化利用產業化技術”等5項技術需求,武漢理工大學等6所高校科研院所專家教授搶單應標。截至活動結束時,5項需求已與武漢理工大學、中科院武漢巖土研究所、武漢紡織大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同時,已舉辦100多期、華中最有品牌影響力的創業活動——“光谷青桐匯”走進黃岡,舉辦項目路演,吸引了15家武漢科技企業代表、100家黃岡科技企業代表及相關創投機構代表參加。
光谷與黃岡共建園區、協同創新由來已久。早在2016年,雙方便合作設立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截至目前,已引進落戶10余個項目,總投資逾40億元,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等一批重大產業配套項目相繼落戶。
下一步,黃岡和光谷兩地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深入開展園區對接、產業聯動、梯度轉移,推動兩地發展要素和創新資源優化配置,努力構建區域合作與互動發展格局,推動光谷科創大走廊加快建設、武漢城市圈同城化融合發展。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李悅 劉騫 張龍 周航川 實習 胡岳詩童 通訊員 康鵬 李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