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12月16日開幕
以下為原文報道:
辦好一場展,賦能一座城。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繼大健康博覽會、光博會之后,武漢市又一重大展會——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十七屆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舉行。高潮迭起的會展經濟,正成為助推武漢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第十七屆武漢農博會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本屆武漢農博會是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獲批后湖北舉辦的首場農業盛會,將聚焦武漢農業科創中心主導產業發展優勢,同步展示鄉村振興、長江十年禁捕、農業科技、精致農業、數字農業等內容,旨在搭建服務“三農”綜合型展示交流平臺,擴大農業科技企業交流合作,對助力武漢疫后重振、推動湖北武漢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農博會自2004年首屆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累計項目簽約946個,簽約金額899億元,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展會之一,也是促進湖北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平臺。今年,武漢農博會首次移師中國光谷舉辦,這也將是繼光博會、生博會、華創會接連舉辦之后,中國光谷對外交流合作的又一個盛會。
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復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區域唯一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總體布局為“一核兩翼三園多基地”。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闭幱谝吆笾卣耜P鍵期的武漢,依然牢牢穩住農業基本盤,以科技為引領的農業現代化建設,正扛起強農興農重任,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底氣。武漢是農業科技大市,據全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介會介紹,14位涉農院士領銜的農業科技人員有10萬人,武漢有著農業人才密集度的優勢,下一步將要把人才優勢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農博會將采用線上線下同步互動的方式,通過“實體館展+線上農博會”模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借力新業態、新技術、新成果,推動武漢農博會轉型升級為展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高科技的專業展覽會。
博覽會期間,將舉辦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現代農業產業科創中心高峰論壇、第三屆武漢市百萬大學生留漢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等系列活動,并擬邀請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等其他4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參展,共話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構想。
新華網: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中旬舉行
以下為原文報道:
辦好一場展,賦能一座城。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繼大健康博覽會、光博會之后,武漢市又一重大展會——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17屆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舉行。高潮迭起的會展經濟,正成為助推武漢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第17屆武漢農博會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本屆武漢農博會是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獲批后湖北舉辦的首場農業盛會,將聚焦武漢農業科創中心主導產業發展優勢,同步展示鄉村振興、長江十年禁捕、農業科技、精致農業、數字農業等內容,旨在搭建服務“三農”綜合型展示交流平臺,擴大農業科技企業交流合作,對助力武漢疫后重振、推動湖北武漢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農博會自2004年首屆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累計項目簽約946個,簽約金額899億元,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展會之一,也是促進湖北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平臺。
今年,武漢農博會首次移師中國光谷舉辦,這也將是繼光博會、生博會、華創會接連舉辦之后,中國光谷對外交流合作的又一個盛會。
與往屆相比,第17屆武漢農博會首次由政府主導轉為市場化運作,由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漢高科)主辦,武漢高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高農集團)承辦。
其中,高農集團是2003年由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批準成立的一家以高科技農業發展為特色的綜合性產業集團。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復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區域唯一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總體布局為“一核兩翼三園多基地”,其中“一核兩翼”由武漢高科所屬全資企業高農集團負責建設運營。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正處于疫后重振關鍵期的武漢,依然牢牢穩住農業基本盤,以科技為引領的農業現代化建設,正扛起強農興農重任,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底氣。武漢是農業科技大市,據全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介會介紹,14位涉農院士領銜的農業科技人員有10萬人,武漢有著農業人才密集度的優勢,下一步將要把人才優勢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農博會將采用線上線下同步互動的方式,通過“實體館展+線上農博會”模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借力新業態、新技術、新成果,推動武漢農博會轉型升級為展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高科技的專業展覽會。
博覽會期間,將舉辦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現代農業產業科創中心高峰論壇、第三屆武漢市百萬大學生留漢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等系列活動,并擬邀請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等其他4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參展,共話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構想。
展會期間,歡迎廣大市民觀眾入場參觀。組委會提示,建議市民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前往,可乘地鐵11號線至光谷六路地鐵站C2出口下,或乘坐536路、786路、913路公交到高新大道中國十五冶站下。(記者李琴 陳衛東 通訊員郭強 李偉)
長江日報-長江網: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中旬舉行
以下為原文報道:
長江日報-長江網11月17日訊 辦好一場展,賦能一座城。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繼大健康博覽會、光博會之后,武漢市又一重大展會——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17屆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舉行。高潮迭起的會展經濟,正成為助推武漢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第17屆武漢農博會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本屆武漢農博會是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獲批后湖北舉辦的首場農業盛會,將聚焦武漢農業科創中心主導產業發展優勢,同步展示鄉村振興、長江十年禁捕、農業科技、精致農業、數字農業等內容,旨在搭建服務“三農”綜合型展示交流平臺,擴大農業科技企業交流合作,對助力武漢疫后重振、推動湖北武漢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農博會自2004年首屆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累計項目簽約946個,簽約金額899億元,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展會之一,也是促進湖北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平臺。
今年,武漢農博會首次移師中國光谷舉辦,這也將是繼光博會、生博會、華創會接連舉辦之后,中國光谷對外交流合作的又一個盛會。
與往屆相比,第17屆武漢農博會首次由政府主導轉為市場化運作,由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漢高科)主辦,武漢高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高農集團)承辦。
其中,高農集團是2003年由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批準成立的一家以高科技農業發展為特色的綜合性產業集團。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復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區域唯一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總體布局為“一核兩翼三園多基地”,其中“一核兩翼”由武漢高科所屬全資企業高農集團負責建設運營。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正處于疫后重振關鍵期的武漢,依然牢牢穩住農業基本盤,以科技為引領的農業現代化建設,正扛起強農興農重任,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底氣。武漢是農業科技大市,據全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介會介紹,14位涉農院士領銜的農業科技人員有10萬人,武漢有著農業人才密集度的優勢,下一步將要把人才優勢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農博會將采用線上線下同步互動的方式,通過“實體館展+線上農博會”模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借力新業態、新技術、新成果,推動武漢農博會轉型升級為展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高科技的專業展覽會。
博覽會期間,將舉辦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現代農業產業科創中心高峰論壇、第三屆武漢市百萬大學生留漢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等系列活動,并擬邀請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等其他4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參展,共話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構想。
展會期間,歡迎廣大市民觀眾入場參觀。組委會提示,建議市民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前往,可乘地鐵11號線至光谷六路地鐵站C2出口下,或乘坐536路、786路、913路公交到高新大道中國十五冶站下。
(記者李琴 陳衛東 通訊員郭強 李偉)
農民日報官網: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中旬舉行
以下為原文報道:
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17屆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第17屆武漢農博會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本屆武漢農博會是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獲批后湖北舉辦的首場農業盛會,將聚焦武漢農業科創中心主導產業發展優勢,同步展示鄉村振興、長江十年禁捕、農業科技、精致農業、數字農業等內容,旨在搭建服務“三農”綜合型展示交流平臺,擴大農業科技企業交流合作,對助力武漢疫后重振、推動湖北武漢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農博會自2004年首屆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累計項目簽約946個,簽約金額899億元,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展會之一,也是促進湖北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平臺。今年,武漢農博會首次移師中國光谷舉辦,這也將是繼光博會、生博會、華創會接連舉辦之后,中國光谷對外交流合作的又一個盛會。與往屆相比,第17屆武漢農博會首次由政府主導轉為市場化運作,由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漢高科)主辦,武漢高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高農集團)承辦。其中,高農集團是2003年由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批準成立的一家以高科技農業發展為特色的綜合性產業集團。
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復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區域唯一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總體布局為“一核兩翼三園多基地”,其中“一核兩翼”由武漢高科所屬全資企業高農集團負責建設運營。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正處于疫后重振關鍵期的武漢,依然牢牢穩住農業基本盤,以科技為引領的農業現代化建設,正扛起強農興農重任,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底氣。武漢是農業科技大市,據全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介會介紹,14位涉農院士領銜的農業科技人員有10萬人,武漢有著農業人才密集度的優勢,下一步將要把人才優勢、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農博會將采用線上線下同步互動的方式,通過“實體館展+線上農博會”模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借力新業態、新技術、新成果,推動武漢農博會轉型升級為展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高科技的專業展覽會。
博覽會期間,將舉辦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現代農業產業科創中心高峰論壇、第三屆武漢市百萬大學生留漢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等系列活動,并擬邀請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等其他4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參展,共話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構想。
學習強國: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博會12月中旬舉行 首次由政府主導改為市場化運作
以下為原文報道:
長江日報記者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繼大健康博覽會、光博會之后,武漢市又一重大展會——2020年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十七屆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高潮迭起的會展經濟,正成為助推武漢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第十七屆武漢農博會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本屆武漢農博會是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獲批后湖北舉辦的首場農業盛會,將聚焦武漢農業科創中心主導產業發展優勢,同步展示鄉村振興、長江十年禁捕、農業科技、精致農業、數字農業等內容,旨在搭建服務“三農”綜合型展示交流平臺,擴大農業科技企業交流合作,對助力武漢疫后重振、推動湖北武漢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農博會自2004年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累計項目簽約946個,簽約金額899億元,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展會之一,也是促進湖北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平臺。
與往屆農博會相比,第十七屆武漢農博會首次由政府主導改為市場化運作,由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漢高科)主辦,武漢高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光明網: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中旬舉行
以下為原文報道:
【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中旬舉行】辦好一場展,賦能一座城。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繼大健康博覽會、光博會之后,武漢市又一重大展會——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17屆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舉行。高潮迭起的會展經濟,正成為助推武漢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武漢市人民政府官網: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12月中旬舉行?首次由政府主導轉為市場化運作
以下為原文報道:
長江日報記者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繼大健康博覽會、光博會之后,武漢市又一重大展會——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十七屆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高潮迭起的會展經濟,正成為助推武漢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第十七屆武漢農博會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本屆武漢農博會是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獲批后湖北舉辦的首場農業盛會,將聚焦武漢農業科創中心主導產業發展優勢,同步展示鄉村振興、長江十年禁捕、農業科技、精致農業、數字農業等內容,旨在搭建服務“三農”綜合型展示交流平臺,擴大農業科技企業交流合作,對助力武漢疫后重振、推動湖北武漢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農博會自2004年首屆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累計項目簽約946個,簽約金額899億元,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展會之一,也是促進湖北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平臺。
與往屆農博會相比,第17屆武漢農博會首次由政府主導轉為市場化運作,由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漢高科)主辦,武漢高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武漢發布: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中旬舉行
以下為原文報道:
辦好一場展,賦能一座城。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繼大健康博覽會、光博會之后,武漢市又一重大展會——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17屆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舉行。高潮迭起的會展經濟,正成為助推武漢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第17屆武漢農博會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本屆武漢農博會是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獲批后湖北舉辦的首場農業盛會,將聚焦武漢農業科創中心主導產業發展優勢,同步展示鄉村振興、長江十年禁捕、農業科技、精致農業、數字農業等內容,旨在搭建服務“三農”綜合型展示交流平臺,擴大農業科技企業交流合作,對助力武漢疫后重振、推動湖北武漢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農博會自2004年首屆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累計項目簽約946個,簽約金額899億元,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展會之一,也是促進湖北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平臺。
今年,武漢農博會首次移師中國光谷舉辦,這也將是繼光博會、生博會、華創會接連舉辦之后,中國光谷對外交流合作的又一個盛會。
與往屆相比,第17屆武漢農博會首次由政府主導轉為市場化運作,由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漢高科)主辦,武漢高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高農集團)承辦。
其中,高農集團是2003年由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批準成立的一家以高科技農業發展為特色的綜合性產業集團。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復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區域唯一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總體布局為“一核兩翼三園多基地”,其中“一核兩翼”由武漢高科所屬全資企業高農集團負責建設運營。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正處于疫后重振關鍵期的武漢,依然牢牢穩住農業基本盤,以科技為引領的農業現代化建設,正扛起強農興農重任,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底氣。武漢是農業科技大市,據全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介會介紹,14位涉農院士領銜的農業科技人員有10萬人,武漢有著農業人才密集度的優勢,下一步將要把人才優勢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農博會將采用線上線下同步互動的方式,通過“實體館展+線上農博會”模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借力新業態、新技術、新成果,推動武漢農博會轉型升級為展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高科技的專業展覽會。
博覽會期間,將舉辦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現代農業產業科創中心高峰論壇、第三屆武漢市百萬大學生留漢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等系列活動,并擬邀請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等其他4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參展,共話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構想。
展會期間,歡迎廣大市民觀眾入場參觀。組委會提示,建議市民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前往,可乘地鐵11號線至光谷六路地鐵站C2出口下,或乘坐536路、786路、913路公交到高新大道中國十五冶站下。(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李琴 陳衛東 通訊員郭強 李偉)
東湖高新區政務網: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首次移師光谷,于12月中旬舉行
以下為原文鏈接:
辦好一場展,賦能一座城。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繼大健康博覽會、光博會之后,武漢市又一重大展會——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17屆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舉行。高潮迭起的會展經濟,正成為助推武漢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第17屆武漢農博會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本屆武漢農博會是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獲批后湖北舉辦的首場農業盛會,將聚焦武漢農業科創中心主導產業發展優勢,同步展示鄉村振興、長江十年禁捕、農業科技、精致農業、數字農業等內容,旨在搭建服務“三農”綜合型展示交流平臺,擴大農業科技企業交流合作,對助力武漢疫后重振、推動湖北武漢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農博會自2004年首屆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累計項目簽約946個,簽約金額899億元,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展會之一,也是促進湖北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平臺。
今年,武漢農博會首次移師中國光谷舉辦,這也將是繼光博會、生博會、華創會接連舉辦之后,中國光谷對外交流合作的又一個盛會。
與往屆相比,第17屆武漢農博會首次由政府主導轉為市場化運作,由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漢高科)主辦,武漢高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高農集團)承辦。
其中,高農集團是2003年由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批準成立的一家以高科技農業發展為特色的綜合性產業集團。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復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區域唯一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總體布局為“一核兩翼三園多基地”,其中“一核兩翼”由武漢高科所屬全資企業高農集團負責建設運營。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正處于疫后重振關鍵期的武漢,依然牢牢穩住農業基本盤,以科技為引領的農業現代化建設,正扛起強農興農重任,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底氣。武漢是農業科技大市,據全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介會介紹,14位涉農院士領銜的農業科技人員有10萬人,武漢有著農業人才密集度的優勢,下一步將要把人才優勢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農博會將采用線上線下同步互動的方式,通過“實體館展+線上農博會”模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借力新業態、新技術、新成果,推動武漢農博會轉型升級為展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高科技的專業展覽會。
博覽會期間,將舉辦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現代農業產業科創中心高峰論壇、第三屆武漢市百萬大學生留漢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等系列活動,并擬邀請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等其他4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參展,共話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構想。
展會期間,歡迎廣大市民觀眾入場參觀。組委會提示,建議市民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前往,可乘地鐵11號線至光谷六路地鐵站C2出口下,或乘坐536路、786路、913路公交到高新大道中國十五冶站下。
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中旬舉行
以下為原文鏈接:
辦好一場展,賦能一座城。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繼大健康博覽會、光博會之后,武漢市又一重大展會——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17屆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舉行。高潮迭起的會展經濟,正成為助推武漢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第17屆武漢農博會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本屆武漢農博會是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獲批后湖北舉辦的首場農業盛會,將聚焦武漢農業科創中心主導產業發展優勢,同步展示鄉村振興、長江十年禁捕、農業科技、精致農業、數字農業等內容,旨在搭建服務“三農”綜合型展示交流平臺,擴大農業科技企業交流合作,對助力武漢疫后重振、推動湖北武漢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農博會自2004年首屆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累計項目簽約946個,簽約金額899億元,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展會之一,也是促進湖北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平臺。
今年,武漢農博會首次移師中國光谷舉辦,這也將是繼光博會、生博會、華創會接連舉辦之后,中國光谷對外交流合作的又一個盛會。
與往屆相比,第17屆武漢農博會首次由政府主導轉為市場化運作,由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漢高科)主辦,武漢高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高農集團)承辦。
其中,高農集團是2003年由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批準成立的一家以高科技農業發展為特色的綜合性產業集團。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復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區域唯一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總體布局為“一核兩翼三園多基地”,其中“一核兩翼”由武漢高科所屬全資企業高農集團負責建設運營。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正處于疫后重振關鍵期的武漢,依然牢牢穩住農業基本盤,以科技為引領的農業現代化建設,正扛起強農興農重任,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底氣。武漢是農業科技大市,據全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介會介紹,14位涉農院士領銜的農業科技人員有10萬人,武漢有著農業人才密集度的優勢,下一步將要把人才優勢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農博會將采用線上線下同步互動的方式,通過“實體館展+線上農博會”模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借力新業態、新技術、新成果,推動武漢農博會轉型升級為展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高科技的專業展覽會。
博覽會期間,將舉辦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現代農業產業科創中心高峰論壇、第三屆武漢市百萬大學生留漢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等系列活動,并擬邀請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等其他4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參展,共話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構想。
展會期間,歡迎廣大市民觀眾入場參觀。組委會提示,建議市民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前往,可乘地鐵11號線至光谷六路地鐵站C2出口下,或乘坐536路、786路、913路公交到高新大道中國十五冶站下。
湖北日報: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12月中旬舉行
以下為原文鏈接:
湖北日報訊(記者祝華、通訊員郭強、李偉)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將于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
本屆武漢農博會將聚焦武漢農業科創中心主導產業發展優勢,同步展示鄉村振興、長江十年禁捕、農業科技、精致農業、數字農業等內容,旨在搭建服務“三農”綜合型展示交流平臺,擴大農業科技企業交流合作,對助力武漢疫后重振、推動湖北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農博會自2004年首屆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累計項目簽約946個,簽約金額899億元,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展會之一,也是促進湖北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平臺。
與往屆相比,第17屆武漢農博會首次由政府主導轉為市場化運作,由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武漢高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農博會將采用線上線下同步互動的方式,通過“實體館展+線上農博會”模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借力新業態、新技術、新成果,推動武漢農博會轉型升級為展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高科技的專業展覽會。
博覽會期間,將舉辦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現代農業產業科創中心高峰論壇、第三屆武漢市百萬大學生留漢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等系列活動。
同時,歡迎廣大市民觀眾入場參觀。組委會提示,建議市民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前往,可乘地鐵11號線至光谷六路地鐵站C2出口下,或乘坐536路、786路、913路公交到高新大道中國十五冶站下。
荊楚網: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中旬舉行
以下為原文報道:
辦好一場展,賦能一座城。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繼大健康博覽會、光博會之后,武漢市又一重大展會——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17屆武漢農博會)將于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舉行。高潮迭起的會展經濟,正成為助推武漢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第17屆武漢農博會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本屆武漢農博會是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獲批后湖北舉辦的首場農業盛會,將聚焦武漢農業科創中心主導產業發展優勢,同步展示鄉村振興、長江十年禁捕、農業科技、精致農業、數字農業等內容,旨在搭建服務“三農”綜合型展示交流平臺,擴大農業科技企業交流合作,對助力武漢疫后重振、推動湖北武漢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農博會自2004年首屆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累計項目簽約946個,簽約金額899億元,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展會之一,也是促進湖北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平臺。
今年,武漢農博會首次移師中國光谷舉辦,這也將是繼光博會、生博會、華創會接連舉辦之后,中國光谷對外交流合作的又一個盛會。
與往屆相比,第17屆武漢農博會首次由政府主導轉為市場化運作,由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漢高科)主辦,武漢高科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高農集團)承辦。
其中,高農集團是2003年由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批準成立的一家以高科技農業發展為特色的綜合性產業集團。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復同意湖北武漢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武漢成為全國第五個,也是華中區域唯一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總體布局為“一核兩翼三園多基地”,其中“一核兩翼”由武漢高科所屬全資企業高農集團負責建設運營。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正處于疫后重振關鍵期的武漢,依然牢牢穩住農業基本盤,以科技為引領的農業現代化建設,正扛起強農興農重任,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底氣。武漢是農業科技大市,據全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介會介紹,14位涉農院士領銜的農業科技人員有10萬人,武漢有著農業人才密集度的優勢,下一步將要把人才優勢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農博會將采用線上線下同步互動的方式,通過“實體館展+線上農博會”模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借力新業態、新技術、新成果,推動武漢農博會轉型升級為展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高科技的專業展覽會。
博覽會期間,將舉辦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現代農業產業科創中心高峰論壇、第三屆武漢市百萬大學生留漢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等系列活動,并擬邀請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等其他4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參展,共話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構想。
展會期間,歡迎廣大市民觀眾入場參觀。組委會提示,建議市民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前往,可乘地鐵11號線至光谷六路地鐵站C2出口下,或乘坐536路、786路、913路公交到高新大道中國十五冶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