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原文報道:
楚天都市報7月22日訊(記者李香君 通訊員郭強)昨日,湖北正式“出梅”,“入梅”以來平均降水量692毫米,居歷史同期首位。在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幾年前曾受特大暴雨影響嚴重漬水的光谷金融港、民族大道等區域,在長達43天的梅雨期內均沒有漬水,居民出行順暢。
去年8月,根據東湖高新區管委會部署,武漢高科集團承擔起東湖、南湖、湯遜湖流域匯水區、小區排水管網混錯接及隱患整改、海綿改造等任務。該集團迅速采取“5+2、白加黑、工作三班倒、人隨項目動、人歇車不歇”的工作模式,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今年以來,武漢高科集團在狠抓防疫工作的同時,積極組織施工力量,于3月25日實現“三湖”整治項目全面復工,全面開展所涉點位的清查疏通和完善等工作,并按期完成6·30節點任務目標。
在流芳泵站,改造前該點位一遇暴雨就漬水嚴重,污水橫流,導致周邊植被污染,樹木枯竭,甚至引發電纜溝積水。改造后的流芳泵站排口可應對約150-200mm/天的降雨量。今年武漢入梅連降暴雨,該區域未發生明顯漬水,居民日常出行未受影響。
在關山大道,改造前雨水管道被混凝土塊淤堵,1米管徑的管網堵塞達到80%以上。經過28天的連續作業,最終完成雨水管道內混凝土的全部鑿除工作,徹底疏通了管道,確保了雨水順利排放。今年汛期,關山大道沿線路段未發生漬水情況。
經過改造后不再漬水的路段還有佳園路與珞喻東路交叉口、南湖大道、明玉路、金融港三路、金融港路、武大園路等。此外,武漢高科集團對南湖、湯遜湖的28個社區的雨污分流改造已經按期完成,相關社區的地面海綿設施建設正在進行中,預計今年年底可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