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原文報道:
“羅爹爹,今天給您送點青菜,明天給您訂的肉也到了。”3月15日清早,武漢光谷,森林小鎮社區黨支部書記彭敏提著兩袋青菜,拜訪36棟居民羅爹爹。按照計劃,當天上午她要為近20戶孤殘老人送物資上門。
3月14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公示該市第四批無疫情小區、社區、村(大隊)名單,森林小鎮社區榜上有名。
談及無疫情社區創建心得,彭敏直言:“社區服務做到位,居民就不會出門,感染風險自然降低。”
森林小鎮社區下設現代森林小鎮和武大慧園兩個小區,共有3166戶,疫情期間在漢居民超過5000人,但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只有10人。
人手不足怎么辦?彭敏說,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社區的影響,1月22日起就明確,兩個小區各保留1個出入口,嚴控人員進出。
“剛開始居民不理解,認為生活不方便。”彭敏說。同時,她發動關系,依托洪湖商會物流資源,從宜昌、洪湖、恩施等地聯系蔬菜、水果、肉類、水產等各類生活物資,讓社區居民“宅得住”。
陳先生今年57歲,租住在森林小鎮社區,因為疫情滯留在漢。大排查期間,網格員方喜英上門采集體征數據。陳先生透露自己已經20多天沒吃肉了。第二天,方喜英便帶著自己買的2斤豬肉再次上門。第三天送來10只口罩和一瓶消毒液。第四天送來2袋新鮮蔬菜。第五天又送來幾顆蘋果……“這些物資她一分錢都不收,我從小到大還沒有接受過這么周到的服務,確實令人感動。”陳先生說,1月22日至今,他一直沒有出門,但生活物資很充足。
防疫一線,不僅有社區工作人員,還匯集了四面八方涌來的志愿服務。
岳曉軍是東湖高新區高科集團房地產公司總經理助理。2月13日起,他帶著梅松、陳瓊兩位同事,下沉森林小鎮社區協助疫情防控。
“2月13日到19日,主要工作是協助大排查;19日后,主要做好進出管理和環境消殺;社區疫情穩定后,主要協助組織團購、送物資上門。”提起1個多月以來的下沉工作經歷,岳曉軍如數家珍。
岳曉軍下沉社區那一天,母親因為確診新冠肺炎,被養老院安排到定點醫院接受救治,直到3月14日才出院。
“我沒法在母親身邊照顧她,感同身受,只能想方設法照顧好社區里的孤殘老人。”岳曉軍說,老年人大多不會手機團購等,要讓他們安心待在家里,送食品、送藥品、送關心等服務工作必須做到位。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森林小鎮社區志愿服務人員總數超過30人,他們活躍在卡口管控、組織團購、發放物資等諸多崗位上。彭敏說,疫情發生以來,社區共有9人確診,“他們分別屬于3個三口之家,因為防控到位,社區居民間沒有發生交叉感染。”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